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授課進度


週次 Wk日期 Date課程內容 Content備註 Note

1

2/26導論:在當今臺灣,政治如何及可能作為一項志業?政治學如何及可能作為一項志業?  

2

3/5韋伯:兩篇關於志業(Vocation)的演說(1)  

3

3/12韋伯:兩篇關於志業(Vocation)的演說(2)  

4

3/19韋伯:兩篇關於志業(Vocation)的演說(3)  

5

3/26韋伯:兩篇關於志業(Vocation)的演說(4)  

6

4/2放假  

7

4/9作業展演(一)
→「寫給系主任的一封信:讀韋伯關於志業的兩篇演說之心得分享」
繳交作業一

8

4/16施特勞斯(Leo Strauss)論自由教育(1)
→「什麼是自由教育?」(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
  

9

4/23
  

10

4/30施特勞斯(Leo Strauss)論自由教育(3)
→「論古典政治哲學」(On Classical Political Philosophy)
  

11

5/7作業展演(二)
→「寫給系主任的第二封信:古典政治哲學有助於正確地認識政治?」
繳交作業二

12

5/14歐克夏(Michael Oakeshott)論教育(1)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and Other Essays,「政治教育」(Political Education)
  

13

5/21歐克夏(Michael Oakeshott)論教育(2)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and Other Essays,"The Study of Politics in a University"(王奕凱)
  

14

5/28歐克夏(Michael Oakeshott)論教育(3)
The Voice of Liberal Learning : Michael Oakeshott on Education,「學習的地方」(A Place of Learning)。(潘柏涵)
  

15

6/4歐克夏(Michael Oakeshott)論教育(4)
The Voice of Liberal Learning : Michael Oakeshott on Education,「學習與教學」(Learning and Teaching)(龔育婷)
  

16

6/11歐克夏(Michael Oakeshott)論教育(5)
→The Voice of Liberal Learning : Michael Oakeshott on Education,「教育的事業及其障礙」(Education: the Engagement and its Frustration)(張哲毅),「大學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周子筠)。
  

17

6/18作業展演(三)
→「寫給未來系主任的一封信:什麼是本系的知識傳統?本系的教學與學習依舊符合大學理念,而始終是個『學習的地方』(A Place of Learning)?」
繳交作業三

18

6/25期末考:「寫給申請政治學系的高中生的一封信:關於我與東吳政治學系」繳交作業四

1 則留言:

  1. 1. 韋伯就志業政治家所設定的三項人格條件對應著什麼樣的政治觀?(另一種問法:對韋伯而言,為甚麼必須具備熱情、責任感和判斷力才有資格以政治作為一項志業?)你同意?

    作為一名「在學習政治學」的學生,我閱讀完韋伯兩篇的演說後,回看現今人類社會中對於「政治」的認識和定位可謂有感而發,普羅大眾提到政治都會想到「政客」,而甚少提到「政治家」,但他們也是否真的能清楚區分兩者差別,個人都看多數為否。

    那這兩者的區分以及成熟政治家應該具備怎麼樣的條件和特質,怎麼樣才可以與政客所區分開,韋伯以「其是否把政治視為志業」為區分標準,而對於一個健全的民主政體而言,具備這樣的特質的「志業政治家」的存在亦是極為重要。

    那怎麼樣才算是志業政治家,這個特質又是什麼呢,韋伯認為有資格以政治作為一項志業必須具備(熱情、責任感和判斷力)這三項的人格條件,滿足這樣條件的人更是作為領導者的特質;這樣的政治家「為」政治而生存,同時「靠」政治而生存,這兩者並不代表必然相對立和排斥,相反政治家不僅可以在思想上同時做到,在實踐上也可以。


    陸展東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