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6日 星期四

寫給系主任的第二封信:古典政治哲學有助於正確地認識政治?

敬愛的系主任:

        您好!我是政治系大四的學生吳雨宸。距離上一次寄信給您已經過去了一個月,在這段時間中,我閱讀了施特勞斯(Leo Strauss)對「自由教育」的相關著作,同樣有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再與您分享,因此想延續在上一封信中所提到,關於本系應當提供給予學生什麼樣的教育,藉著這封信的機會,除了與您討論系上課程的設計安排,也幫助我梳理出學習政治的方法。

施特勞斯所描述的自由教育,是以特有的小心來研讀偉大心靈所留下來的偉大著作,也就是透過典籍的閱讀來學習過往偉大心靈的思想主張,甚至過程中在內在與其對話與討論,進而培養成一位有德行之人,並將政治行動引導至較好的良善方向。但是,自由教育是否定能培育出有德行之人?有德行之人是否就能改善或者拯救腐敗崩壞的政體?

在古典政治哲學中,什麼是政治即是何謂正確的終極爭論,什麼是正確的人事秩序?是一個答案互相敵對且無法中立或妥協的問題,而在政治融入生活後,什麼是政治也就是問人們應當如何生活,這種群體共同的生活目的是古典意涵的政體觀,最初的政治學研究即是對政體的比較,施特勞斯將民主制稱為普遍貴族制,可以看出施特勞斯對於古典貴族制的嚮往推崇,他所描述的民主政體是一種將未受自由教育者排除在外,盡可能普遍地擴張的貴族政體,但是在前段末所提出的問題卻仍然存在,德行的篩選與治理的相關性難以預期,施特勞斯自身也意識到這樣的矛盾,所以在其論述中提及自由教育所產生的節制效用,以及立法技藝的必要輔助。

儘管如此,若要問古典政治哲學有助於正確地認識政治嗎?我仍然會站在正面支持的一方,是由於古典政治哲學所提出的最根本論題,可以使我們同時跳脫卻又置身於政治場域之中,得以形成對理想政治的想像輪廓,而不只是手段上非目的性的思考,但與此同時,對於政體的正確認知,仍必須具備多種治理技藝以及切事的體認(如同韋伯在政治作為一種志業中所告誡),才能形成當代性與現實感的整全性知識。

如果以本系的課程規劃為例,雖然政治思想與立法行政、比較政治等同樣列為必修課程,但是在這些課程分類間卻較少連接,各個課程如同自成一國,同學對於政治哲學思想皆有所認識,卻無法與所身處的當代政治制度有整體性的認識。

        在前述的思考中,我們可以整理出政治哲學那一千零一個問題:人應當如何生活?不只是單一層面的討論,而是政權、政體、社會生活等多面向在長時間且持續相互影響下的結果,我認為這個問題是無止盡的,只能透過公民在生活中不斷地對話與辯證,在眾聲喧嘩的討論中,才能夠持續地修正來接近理想中的政治。

 

恭敬

道安

        學生 吳雨宸 敬上

        二零二一年五月六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