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好,我是東吳政治系即將畢業的學長,杜鎧佑。
剛從高中畢業的你們,對大學生活的想像,是渴望探索、是平淡無感,還是未知的擔憂迷惘。十八、九歲的年少時刻,是人生最難能可貴的黃金歲月,稚氣未脫的臉龐漸漸蒙上一絲絲成熟的氣息,一點一滴,慢慢從高中生的樣貌蛻變;少年的此刻心靈,與幼稚懞懂的國高中生、以及被現實侵蝕地體無完膚的社會人士相比,恰到好處的天真無邪和心智能力,帶著狂熱衝勁和對世界的不懼。而選擇進入政治系的你們,或許是出自某些感興趣的社會議題,或許對政治有無限的想像,也或許是期盼以後能有個體面的工作。但我想,大學絕非一個教人如何從政、銜接官場的職業培訓所,也不會教導如何爭權奪利與鬥爭手段。
大學作為學習與探索的神聖場所,正最適合此時的人類靈魂進駐陶養。在這裡,能夠擺脫任何外在的干擾與束縛,挖掘人類千年的偉大遺產,享受暢所欲言的一番天地,恣意高談闊論對事物的看法與意見;從本質性的思考、對話和思辨探尋自我理解與追求真理,拒絕被任何看似理所當然的符號所蒙蔽和馴化。但學習並非一蹴可幾,有價值的思想生產背後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與艱辛,政治學更不如自然科學般尋求某種技藝或知識上的精進,它神秘、難以捉摸,卻又若隱若現地現形於日常生活,不時撩動心靈對周遭事物的感受,我們僅能透過一則又一則來自前人隱晦難解的文本,抽絲剝繭,尋求一種位處時空兩端的暗示和相契,有時如理想般美好,有時又如同驚悚寓言般警世,最後結合成在地的、符合當代的問題與理解。
學術和政治場域的連結為何?政治學若非尋求和實務鏈結,則何處之用?政治最終或許應回到眾人場域與行動上,接受來自偉大使命的召喚並挺身而出。事實上,權力唯有親身品嚐和深入其境後,才能體會那不論是優越感或束縛感的時刻;但我們都須有一個認知,投身於政治場域絕非書本上的平面字句,更非兒戲的扮家家酒,而是十分立體的多方爭搶,與隨之而來的沈重窒息感,許多判斷或許都是事與願違的。那我們能從學術中得到什麼?我想,從探掘淵博學術之海的過程中,所能獲取的就是如何哲學化思考,明辨是非、貼近真理,在多神交戰的各式學說中產出對自我的成就與理解;或許那顆種子不知何時才能開出繁花,但至少,不愧對自己作為一個「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