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7日 星期四

寫給未來系主任的一封信

「寫給未來系主任的一封信:什麼是本系的知識傳統?本系的教學與學習依舊符合大學理念,而始終是個『學習的地方』(A Place of Learning)?」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 您好:


         首先想感謝您願意接下系主任一職,也預祝您與系上未來業務一切順利。來信想透過Oakeshott 的文本對於學習、教學與學習之所的詮釋,與您分享對於本系課程設計與內容的看法。


         在閱讀文本的之後,我整理了過去三年在政治學系所修過的課程,並剖析一些帶給我重要價值轉變與影響的課程其所蘊含的特質,歸納為以下三點:

  1. 史學觀點而言,從臺灣的歷史與政治發展來看,民主化與民主轉型對臺灣的影響甚鉅,而民主化前後的生活樣貌與政治過程應是構築現今臺灣政府體制與運作的關鍵,然而,系上的課程卻少見有對於歷史樣貌與政治轉型的認識,且若我們不願正視過去及威權政體統治之下的迫害,何以讓我們有根基去思考現今所擁有的民主是否在哪些面向上仍留有威權的遺緒?
  2. 哲學觀點切入,學習古典政治哲學有助於我們對於各個政體的理念及其制度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而唯有正確且深入地認識民主政體的本質,才能開啟民主制度在臺灣實行的想像、察覺制度在運作過程中的缺失,再進一步地以行動實踐。
  3. 人文觀點切入,古典政治哲學不斷探問「什麼是政治?」追求美好共榮的共同體與理想的善,更有助於培養公民並推動「朝向本土文化的教育」,若我們對自身所處的共同體不夠了解或有所偏誤,何以促成正確且有意義的政治行動?


         然而,從政治學系的課程設計與內容來看,學系的本質顯見已逐漸脫離上述三個面向的學習,從人文學科走向社會科學,探討現今社會中政治行為的比重提高,對於制度理念與內涵的學習則變得單薄。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去思考在設計以社會科學為核心的相關課程,以利學生畢業後更快與社會或職場接軌時,將失去上述提及對於身為研讀政治學的人而言,真正核心的內涵與價值。除此之外,當我們以政治學系作為社會科學為方向去認識政治,講求更多的量化資料、標準化的內容與學習方式,並從經濟學、社會學等其他學科的觀點學習「什麼是政治?」時,政治學系將漸漸失去其存在的價值,意即無法再培養學生以作為政治學者的觀點理解、詮釋、思考、論述、行動。


         因此我認為本系應以人文教育作為培養的目標,即使提供不合時宜的文本作為學習對象,也與鼓勵學生在未來投入社會或職場時有創新的行動不相互違背,甚至是讓學生能有所本的對於現狀及問題能有更透徹的認識,唯有充分了解這個共同體的歷史樣貌與人文氣息,才能促成因地、因時制宜的行動。此外,政治學系作為學習之所,教師與學生則有共同的責任要在任何學習場域創造價值交流的場域及論辯的空間,唯有以此作為手段,才能朝向認識自己、認識共同體的目標邁進,學生能有自我的價值信仰卻仍能不狂熱、偏執,在與他人交換觀點及想法是認識自己最重要的過程,當既有的觀點被推翻而能進行反思,這是大學作為學習的地方非常重要的價值,而對於身為政治學系的學生而言尤其重要,唯有如此彼此間才能透過交流激盪更完善、美好的想像。


祝 系務順利


學生 陳佳愉 敬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