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學弟妹你們好:
你們之所以選擇申請政治系,無論是出自滿懷著熱血想要為社會改變些什麼,在未來追求更好待遇的工作,或是迫於現實而不得不選擇,在這裡我想跟你們談談,這幾年來在政治系的學習之下,政治學對我而言是什麼。
我們大多數人都跟隨著教育體制的規劃、家中長輩的安排,而從高中進入大學教育,在這個人生蛻變的關鍵階段,卻很少人會問自己問什麼選擇上大學,選填志願時一個個科系的名稱對高中生而言仍然陌生,對其印象無非是從他人口中轉述而來,而分數的界定標準則是未來的是否有工作的保障,但事實上,大學並不應該是職業訓練所、不同於技職教育,它是知識的故鄉、殿堂,在這個溫室之中的你們被細心呵呼,不需要面對俗世的侵擾,而能夠專心致志的學習。我想告訴你們的是,作為一個大學生的負擔可能遠遠超過你們所預期,不僅是課業上的、更是智識上的,特別是政治學作為如此獨特的學科,它並不提供技術上的保證、明晰的知識架構,在思考方法、答案的追尋上,大學教育和高中的學習是截然不同的,別人可能會質疑你所學,你們卻必須堅定的在這接下來的智識旅途之中,不斷地詢問自己政治是什麼,而自己又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即便是進入政治系之後,在上過大一的政治學,可能仍然對於何謂政治仍然茫然,且愈加深入廣泛的閱讀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疑問,課堂中的政治學和現實中的政治可能你感到無所適從,當無法運用所學來分析我們所處的當下可能令人感到無助甚至失望,進而抱怨環境、體制,但我想提醒的是,學習本身即是一個探索與開創屬於自身版本的過程,如同Oakeshott的描述,它與當前的利益無關,它沒有一個既定的觀念、情感或想像,並非如此明確而得以捉摸,但唯有認識政治與自身的關係,並透過自身的努力去學習如何判斷、感受、分析、理解、選擇,政治教育才能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帶領你認識自己,並嘗試以在地化的途徑去體會置身的政治場域,唯有一次又一次地在這些觀念的掙扎、立場的對立中去剖析自身,了解到政治學科的不合時宜並非其侷限,而是其值得加以挖掘與發揮之處。另外我想在大學之中也必須探索的是如何在保持自身的清明以外,如何能夠不落入自我陶醉和狂妄自大,此仰賴的是懂得何謂尊重和如何比較,前著並非單純地將爭論棄置,而以道德的外衣包裹自身對於特定意識形態的偏執,後者必須費盡心力去辨識自身的論述與他人立場的相互關係,唯有如此,才能促成有意義的對話並拒絕落於同溫層。
祝福你們
王奕凱 敬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