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

寫給申請政治學系的高中生的一封信:關於我與東吳政治學系

寫給申請政治學系的高中生的一封信:關於我與東吳政治學系


(一)關於我與東吳政治學系

  雖然目前只待在本系待了兩年,現在回想仍為當時申請政治系抱著不確定卻一意孤行意念的自己捏了把冷汗,但慶幸的是進來後沒有和當初的想像差距太遠,著實從學習知識上得到根本的刺激,透過來自書本、同僚等各方的刺激在這兩年中第一次感覺到努力找尋自我後成長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不存在於完成一份結構完整、舉證確鑿的高分報告,而是可以在自己的一言一行可以感受到,寫作、說話前腦中的思考過程變得更精進,但同時對自己發表的言語、文字變得更加謹慎,因為了解的越多更清楚自己說出的話語包含了多少的重量及責任,這裡並非指在發表意見時要三緘其口而是透過謹慎督促自身在平時的知識吸收及學習,使自己在說出意見時能更有把握與自信。

 

  進入東吳政治系的兩年是我學習生涯中最努力奔跑但也最舒暢享受的兩年,脫離了高中的填鴨式教學到了大學的環境中,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背誦下來而是在不同立場、不同價值中穿梭並不停的質疑自己,經過自我批判的過程體驗到什麼叫真正的吸取知識,找尋自我的過程固然孤獨,但在這裡我卻找到一群可以一起投入自我質疑過程的同伴(同學)在感到窮途末路時對困境進行交流,使雙方都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雖然現階段的我也還未完全明白這樣的自己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但至少感覺到成長讓首次覺得自己能兌現一些價值,但卻不知道這些成長可以轉換成什麼實質的事務,這也是我未來兩年想尋找的。


(二)好奇心與熱情

在這兩年間我認知到,不要對任何事物太早說不並將其拒之門外,任何時候保持好奇心是絕無壞處之事,輕易地拒絕與退縮會讓意想不到的知識或刺激流失,因為身為初階學習者的我們永遠不知道引發思考的刺激會藏在哪裡,或許是存在於自己本來排斥的領域中也說不定。支持著好奇心的背後是炙熱的熱情,熱情的背後是學習者的共同目標~「成為更好的人」有了目標就會有往前的動力。


(三)勇敢面對陌生的痛苦和各方的質疑

  在政治系學習過程中需經歷的事不僅需要忍受知識上的孤獨,更可能有來自社會甚至學系裡同儕師長間的質疑,但如果轉念一想勇敢面對這些質疑,將其視為自我刺激的疑問反而可能成為自我成長的養分,我認為一個人成長後在行為言語上是可被感受出來。如果這些來自外界的質疑可以幫助成長,往後帶著嶄新的自己面對外在會讓自己更有自信的於自我的言語文字產出。但勇敢接受質疑和批評是最困難的第一步,如無法跨過將會被困在原地無法動彈。

  

  最後,雖然不完全保證東吳政治系所有課程都滿足學習知識並交流以「成為更好的人」為目標,但確實存在這樣的課程,我認為政治思想類別的課程有著最大的幫助,透過學生大量閱讀文本繼承古老訊息得以訓練自己警惕在當下學習的一切知識都是需要經過自身嚴謹的反駁與質疑才能存在於自我中,因此我習慣每個學期都選一門政治思想的課程當作鞭策自己在當學期所習得所有知識的最後關卡,讓自己在所有學習上更知道其知識在政治系的藍圖中扮演怎樣的地位,同時政思的課程也能在把知識放進藍圖的過程中更加小心謹慎於不誤入囫圇吞棗或隨意丟棄的情況。

學生 張宛蒨

2020/06/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