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6日 星期六

寫給申請政治學系的高中生的一封信

 

寫給申請政治學系的高中生的一封信:關於我與東吳政治學系 

  你是否對「政治」又或者「社會」上的種種抱著滿腔的熱血?想要改變些什麼所以選擇申請政治學系?

  曾經的我,也是如此,你沒有錯,你只是和當初的我一樣,還沒發現想像中的「政治」與真正的「政治學」有根本上的差異,而我們都曾經對此不以為意。

  高中公民課本上斬釘截鐵的寫道,國家的組成有四大要素,人民、領土、主權、政府,簡潔明瞭的讓人覺得完美、一定不會出錯,所以當教授站在講台上對著台下的我們說:「把以前公民課本教的所有東西都丟掉。」的時候,我在內心尖叫了無數次,心想著:「天啊,這不是答案嗎?」。學習正是如此,如此的令我們震驚和不知所措,又總是帶著我們不斷的前進。

  對於剛申請政治學系的你們來說,或許討論政治學系在學些什麼、有甚麼課程都過於遙遠,不如談談我如何在政治系中跳脫既有的填鴨式教育吧。

  行走在政治學系的各項課程中,宛如在黑暗的道路上試圖找尋正確的方向,四處碰壁,一個不小心就迷失在了黑暗中,要如何找到那個正確的光源並朝它邁進? 我認為確實必須忘掉以往所學,但更重要的應該是將以往的學習模式拋棄,並帶著對於政治學系的熱情進入真正的「學習」,不斷的對自己提問,同時試著回應。

  要如何在四年後考上國家考試、找到好工作,這些絕對不是你在「學習」中該去思考的。要如何創造自己的價值?如何在四年的教育後仍能不斷的精進自己? 不停的「思考」與「對話」並試圖培養自己對於政治的想像,則是在大學中能夠心無旁鶩的尋找和建立的東西,大膽的說、放膽的做,在大學的保護傘下,不用去害怕犯錯了會被過度的究責又或者付出過多的代價,「勇於去思考和言說」並「說服」他人是我認為的核心,也是真正能帶的走的能力,真正的學習。

  如今,四年過去了,我不再是那個說著國家定義和組成四大要素的大一學生,雖然我仍面臨著與以往所有政治系畢業的學生一樣的問題,被詢問「要出來選立委嗎?」、「政治系要幹嘛?」、「政治是什麼?」仍是家常便飯,對於這樣的問題雖然仍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但也不害怕回答,並且仍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些問題,持續思考。當我們能直面「政治是什麼?」這個問題,說出自己的答案與困惑,並且有勇氣用理性的言語面對質疑和說服他人時,這四年或許就不虛此行了。

  而在即將畢業的時刻,我想告訴所有即將進入東吳政治系的你們,不要害怕問題,更不要畏懼和放棄每個與他人對話的機會,每一次的思考和提問都將累積成日後面對更多問題時的底氣,在政治系中保有提問與對話的勇氣,將會是你面對未來的能力。


即將畢業的學姊 龔育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