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們終於脫離痛苦的高中生涯,但同時也須告訴你們進入「政治系」對於未來的巨大壓力。
對於想申請政治學系的原因和動機,大概脫離不了幾個主要的回答,舉例而言,「想進國會工作」、「對於社會新聞有興趣」、「關心人權議題」等,以圍繞著現實、媒體、國際的這種答案,但必須狠心的告訴你們,你們恐怕都誤會了。
一、什麼是政治學科?
首先必須先區分「政治學」與「政治」的不同,以上談及到的誤會,皆來自於對兩者區分上的誤解,以及對於「核心關懷」的偏見。
本系作為「政治學科」,以文字作為我們主要學習的媒介,無論從文字構成的文本、文字構成的口述影像、從文字接近一時一地的日常生活,我們的學習都脫離不了語言和文字,比起學會怎麼說的令人說服,更在乎「為什麼這樣說」、「對誰說」、「真正想說的是什麼」、「接下來該如何做」。藉由對於在地和關懷的了解,更具壓力的去探問,該如何走下一步。與政治學科相處會面臨到許多的「然後呢」、「可行嗎」,或許對於這些提問都難以找到一個真正的解方,也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起點和終點,但與政治學相處就必須習慣面對這樣的壓力,這種壓力會使你長期處於擺盪之中,無論劇烈還是和緩。
二、以「政治」為志業難題
以「政治」作為人生的一項志業,雖並非政治學系培養人才的目的,但可以從韋伯的提醒,試圖避免成為這樣的人,若要以政治為業不得不面對時刻的誘惑,不管來自「金錢」或「權力感」,若想真正以政治作為人生的志業必當不能屈服於兩者,並需要長期處於戰爭狀態面對不同的魔與獸。
三、對你追求幸福人生,政治學的必要性為何?
無論將政治學以海洋或戰爭狀態為比喻,學習政治學的過程都需經歷不斷的崩潰再重建,重建再崩潰,學習政治學或許不能使在市場中保有什麼價值或真正的技能,但可以藉由政治學這面鏡子試圖拼湊自己的全貌,建立獨特的世界觀。政治學對於追求幸福人生的必要性,可以從Oakeshott在「學習的地方」下手,對於「做人」的感召和要求,希望可以藉由政治學認識所在之日常、生活之場域,從其中的偏見中解脫,獲得做人的自由,這樣的自由或許可以成就追求幸福人生。無法保證政治學或政治哲學是否會成為人生黑暗時的浮木,但政治學給予了認識自我的機會,並從中獲得解脫。
·附錄:
以下是我對我四年政治系學習後下的診斷書,或許可以更直接、具體展現政治系對我四年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