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老師您好:
首先祝賀蔡老師當選系主任,預祝蔡老師未來系務順利。藉此機會想提出幾個問題,詢問老師對於本系未來的願景,希望對本系未來盡微薄之力。
一、學習什麼使一個學系應當存於大學而非他處
依Oakeshott,大學的重要功能是尋求知識以及伴隨尋求知識而來的教育。傳授能夠應用於社會的技藝是世俗對大學不正確的期待。換言之,當一個學系僅能傳授技藝進入社會而不能教導或無法帶領學生進入與學系的知識研習旅途中,或許這個學系便應在其他的教學系統中生根而非大學之中。
二、學習知識的目的與政治教育學習若不為社會所用,那麼其目的何在?
依Oakeshott,學習是聽取一種文化中生活的暗示,其目的是回應成為人的冒險,藉由學習我們才能繼承稱為人的遺產,繼承只有人才能知道的精神的世界,成就內在的自由。在政治教育當中,Oakeshott認為我們的學習要是要去理解行為傳統,學習如何參與對話,進入其中,探索暗示,學習者非初學者與教師平等的互助的學習。要踏上這種學習政治的學習者,我認為至少要能夠善聽、善說、善思考。
三、政治學系受到的挑戰與疑問
我認為依據Oakeshott主張,大學中政治學系的目的應該不是培養「能搞政治的人」,而是不但幫助人成為人,當人們要想進行政治活動時,我們能夠知道他們到底要「做什麼」、「怎麼做」。然而很很遺憾的,這些對學系的理念從現實面來看,我們遇到許多不恰當,但聲浪極大的挑戰。首先按照大學學生多半來自高中畢業生的來源,我們很難期待進入本系的學生基本都善聽、說、思考,即便在課程上給予幫助。其次由於大學無可避免的受到現代社會不能實用的批評,即便依照大學的理念來看並不恰當,但或許妥協是在所難免,本系目前顯然處於以在系上開設治理技術、考試相關的妥協狀態中。使得本系的狀態更像是傳授而不是學習與教學。因此學生想請問老師:
- 您同意大學中的政治學系應該以教授知識而非技藝為課程核心嗎?若否,那麼您認為這樣是否更接近職能所而非大學科系?還有存在在大學的必要嗎?
- 如果您有機會最終決定本系的課程制定核心,您會更加推崇有助於與政治行為傳統對話的課程嗎?或者會更加遷就市場化與銜接職涯呢?或是其他妥協方式的安排?
感謝您撥冗閱讀,祝好
學生 郭兆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