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甚麼是自由教育

1.    Leo Strauss的主張,自由(博雅)教育為甚麼有能力及如何造就出合乎原初意涵的民主政體普遍貴族制(a universal aristocracy)?

成品:一個有文化的人(a cultured human being)

Leo Strauss開宗明義地提到,自由教育的目的乃是培養一個有文化的人。一個有文化的人便是原初民主制的必要條件。環繞著自由教育何為的主張,Leo Strauss以此也一併道出了對原初民主制的要求和願景。他批評現代民主制的陋習,以平等的前提所建立的大眾統治充其量不過是大眾文化,而自由教育則是大眾文化的解毒劑,將大眾從沒有任何智識和道德努力、無任何條件的人組成的團體上升成普遍的貴族(精神上的貴族)。而唯有這樣一個要求其中所有或大多數成年人都秉有德性的政體才能共同成就良好的政治生活。

「通過給予所有人自由,民主也給予那些追求卓越的人們自由。」從自由教育的要求,似乎可以看出Leo Strauss對於民主的條件,這種條件並非是鄉愿的寄望眾人平等所能構成的政體,而是需要一種美德。而這種要求或許也是其認為理想中的民主政體為普遍貴族制(a universal aristocracy)原因。


2.   你認為,從事自由教育的教師需要甚麼起碼條件?政治學與自由教育的關係?

我認為按照Leo Strauss對自由教育的刻畫,一個從事自由教育的教師本身就得是個精神上的貴族,我們不奢求教師本身就是偉大的心靈,但他/她需要擁有教授偉大的心靈的能力,至於促成偉大心靈之間的對話對於教師來說的意義於學生來說可能較不一樣。其當然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屬於自身的對話方式,然而這只意味著提供一道機會讓學生觸摸那些偉大的心靈,一個從事自由教育的教師在此須願意接受來自學生的挑戰,將最終選擇留給學生。

政治是對某種目的的追求 而自由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一個在政治生活中的人(民主政體),他不只是培養一個擁有高尚情操的人,也不單單只是智識的要求(哲人)。從Leo Strauss的文中可以發現其對於民主的嚮往從來不是平等、博愛,而是充滿著偉大的、卓越的種種德性上的描寫。而政治學的學習正是培養這些特質的場域,為了成就一個能涉入其中做出善惡選擇的公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