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 星期四

什麼是自由教育?

1.按Leo Strauss的主張,自由(博雅)教育為甚麼有能力及如何造就出合乎原初意涵的民主政體—普遍貴族制(a universal aristocracy)?

A.「教育」與「政體」關係

a. Leo Strauss對自由教育的主張

透過「自由教育」救「民主」,「自由教育」藉由小心閱讀偉大的心靈,但這種閱讀絕非私人喜好和修養。自由教育以政體作為主要對象,德性和智慧的培養是企圖了解政體的樣貌和本質,並要求其政治行動和價值觀不能脫離維持或創造更佳的政治秩序。自由教育若「政體」,僅會淪為一種私人興趣的追求。

b.從蔣渭水「臨床講義」

診斷原因中提「知識營養不良症」,以及對於療法亦是與教育普及,認為要改變台灣腐敗現狀,並得從生養教育下手。教育對於政治秩序的維持畫上了直接關連性。

B.自由教育如何創造普遍貴族制?

a.讀寫能力與理性社會

1.從盧梭<<論不平等的起源>>

  從<<論不平等的起源>> 1:15-24的篇章,談及文明人與野蠻人之間的差異,以及如何完善化成為文明人,「語言」則是最重要的關鍵,不僅是發出聲音,同時也要藉由語言了解複雜的概念,藉由語言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共通性和討論之可能性,是人之所以可以成為人的關鍵。

2.亞里斯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人之所以較具有成為政治動物的潛力在於「語言」和「理性審議」的可能性,不同於蜜蜂和其他動物,語言的作用不僅在表達對於事物的喜好,更重要的語言要用來進行理性審議,藉由言語的討論,這個討論不可能脫離政治生活和政治秩序。

在「什麼是自由教育」中,不斷提及自由教育必須藉由「閱讀偉大的心靈」、「現代民主制與之共浮沉」、「某種在文字之中或通過文字進行」,文字和語言使「共通性」和「理性社會」有可能出現,讀寫能力不僅提供公民於政治場域中討論之能力,同時「閱讀」也提供公民在智慧和知識上的可能性。



b.好公民與好政治秩序

藉由自由教育培養好公民,使公民認識自身的政體,並努力維持政體或變革為更佳的政體,但自由教育是否可能普及、創造普遍的貴族政體,Leo Strauss在「自由教育與責任」中也承認自由教育的普及是困難的,自由教育可能成為少數的,使普遍貴族制成為貴族制的可能性較高。然而,自由教育若要創造好的政治秩序或許得回歸「誰來統治?」、「什麼是好的領導者」的命題。

2.你認為,從事自由教育的教師需要甚麼起碼條件?政治學與自由教育的關係?

將兩題的順序交換,先談自由教育與政治學的關係,進而再談教師的條件,或者說政治學的教師是否更有機會成為自由教育的教師:

A.自由教育與政治學

a.政治學的獨特性
1.從「政治行動」目的
在「什麼是政治哲學」中提到「所有政治行動的目標不是保守就是變革」,政治學的範疇與「政體」和「政治秩序」無法脫離,相較於其他學科的訓練,雖都同處於「政治生活」內,但並非所有行動都關乎於「政體」的運行。
2.伯里克利的喪禮演說詞
在演說詞中,不段提醒他的同胞們不要忘記「我們的生活方式」,以及「雅典之所以為雅典」的原因,伯里克利面呼籲同胞們要維護「政體」,避免受到「變革」。
b.政治學與自由教育的關聯性
自由教育與政治學的核心關懷都是為了對「政體」作善,且盡力理解不同政體的類型、歷史、圖像,試圖創造最佳政體的可能性。

B.教師條件

a.對政體的認識
自由教育與政體之間是相互的,教師需要了解不同政體的類型,帶領學生認識不同的神,但要避免的教學中展現對於某個神的偏好。
b.認識憲法
認識自己國家的處境和政體運行的狀態,必須藉由重返憲法和制憲史這面鏡子,才有可能接近認識政體的全貌,並藉此衡量政體所處在的狀態。
c.從韋伯「以學術作為一項志業」–避免成為先知
教師不能成為徒然的先知,不應該引領學生成為一個聽從你的方式過生活的信徒,也不應該無條件要求學生相信,需要告訴學生發現、質疑、結論,先知對於學生的學習本身是無幫助。
d.是教師也是學生
在偉大心靈面前,要避免成為哲人和凡人之間的差異,教師雖然與之相處的時間較長,但不一定收穫較多或較小,兩者之間應該是平等的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