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 星期四

作業(一)→「寫給系主任的一封信:讀韋伯關於志業的兩篇演說之心得分享」

 ○○○系主任道鑒,敬啟者:

    您好!學生是政治系三年級A班的関淯倩。

    因在閱讀韋伯關於志業的兩篇演說後,有些啟發也給了學生極大的震撼,故想與主任分享些許看法與拙見。

    首先,將學術或是政治作為志業,都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如同韋伯就志業政治家設定了「熱情、責任感、判斷力」三個條件,要都滿足是非常困難,因為要集三者於一身實屬難得。韋伯對政治上的熱情是對一件踏實理想的現身,學生認為若有就是與生俱來,因為並非每一個人對政治都有這樣的熱情,此外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須有責任感才可以使理想有達成的動力,但不論是把學術或其他作為志業,都是需要熱情與責任感,故學生以為政治志業家與其他志業家的差別在於「判斷力」,如同韋伯論述判斷力乃政治家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心理特質,是一種沉著面對現實的能力。不過責任感與判斷力的培養並非易事,皆會受到家庭、學校的教育、身處的時代等因素影響,因此志業政治家要集三者於一身,就像機運、天賜一般。

    其次,所謂的政治志業家,與將政治作為「職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因為有前三項人格條件,是故能無所求的投入並且盡心盡力,抵抗強大的誘惑,只有將政治作為志業,有強大的使命感才有可能克服虛榮。雖然不知志業政治家具體對政治環境,甚至政體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但若是都擁有上述人格條件,我們可以擁有乾淨不充滿私利、不骯髒的政治環境,能夠少去政治家彼此勾心鬥角,這是否對國家的民主政體發展能夠愈來愈好不一定,但至少不會更糟。

    最後,學生希望主任能夠與師長共同思考,系上教授學生的目標為何、政治系為何存在?是要培育志業政治家,抑或是單純想讓學生們認識何為政治?如若只是想認識那政治系的出路為何?因應不同的目標,教授的內容、方法也會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視民主為國家政體的我們,應注意不該在課堂上談民主,不論是教授還是學生,如此才不會阻礙對於問題做獨立的思考,影響判斷力。

    如若上述拙見有不妥之處還望海涵。敬此

道安

関淯倩 敬上

一一O 四月八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